欢迎来到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官网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1陈元金,2李美萱)

发布时间:2023-12-30

     

发布者:350vip浦京集团官网

   

浏览次数: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1陈元金,2李美萱

(1.350vip浦京集团官网,海南 琼海  571400;2.天津天狮学院医学院,天津 301700)

【摘要】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指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1] ,是老年人内分泌代 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目前,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糖尿病已被列为我国乃至世界公共卫生领 域的重大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危害严重,主要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 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和家属对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指导,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 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治疗;护理

糖尿病简称 DM,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 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 是由于胰岛分泌或利用缺陷引起。长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就会引起体的多系统损害。老年糖尿病以 2 型糖尿病(T2DM)多见,T2DM 又被称作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如: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心脏、血管这些组织器官的性、进行性病变和功能改变,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严重,更有可能造成残疾或者是死亡。 通过查阅文献,护理人员可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改善患者饮食,为患者制定运和治疗计划,督促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告知患者遵医嘱进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检测措施来降低病死率和死亡率,现总结如下:

1.糖尿病的诊断和老年糖尿病定义

当空腹血浆血糖大于等于 7.0mmol/L,餐后 2 小时的血浆血糖大于等于 11.1mmol/L 就可诊断为糖尿病[2] 。老年糖尿病是指六十岁之后才发生的高血糖,多数是 T2DM。糖尿病患 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很难第一时间意 识到血糖是否出现问题,只是在身体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乏力易倦,才去医院就诊,或是在 常规体检中才得知自己血糖高被确诊为糖尿病[3]

2.影响因素

糖尿病主要由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所致,老年糖尿病除了家族遗传史以外,环境因素主 要包括不良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体力活动不足和老龄化[4]

3.发病机制

老年糖尿病发病机制较多且复杂,一方面患者本身胰岛素抵抗强,导致葡萄糖输出障碍 而发生堆积,使机体对葡萄糖摄取出现障碍[5];第二方面,老年人机体基础代谢功能下降, 组织利用糖的能力低下;第三方面,老年人体内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进行性下降,分 泌物中胰岛素原(胰岛素的前体物质,由胰岛素和 C 肽组成,具有双重免疫活性,既可与胰 岛素抗体结合,又可与 C 肽抗体结合) 比例增多,其活性只占胰岛素的十分之一。

4.糖尿病相关治疗

4.1 药物治疗

4.1.1 口服药物[6-8]

(1)磺脲类:主要药理作用是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将血液中的葡糖糖 转移至细胞中,从而降低血糖,应注意其服用时间(一般饭前服用)和不良反应,主要是患 者可能会发生低血糖。

(2)双胍类:主要药理作用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该药物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以二甲双胍最为常见。二甲双胍是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药物和联合用药的基本用 药,适用于老年人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注意的事项有:若与胰岛素一起使用的情况下可减 少胰岛素的用量;患者会有消化道的不良反应等。

(3) 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α糖苷酶,即减少单糖(葡糖糖)的产生,减 少小肠吸收葡萄糖的量,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代表药物是阿卡波糖。药物单独使用不会发 生低血糖的症状。

 

(4)达格列净:主要药理作用是减少肾脏重吸收葡萄糖,让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液排出,达 到降糖的目的,服用此类药注意夜间不得使用、早上服用、多喝水、预防泌尿系感染。

4.1.2 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 B 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 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 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其注意事项:遵医嘱用 药,定时注射,注射前查看有无过期及变质。对未开启的胰岛素冰箱 2~8 摄氏度冷藏保存, 用过剩余的部分常温保存即可,不可太阳直晒、过热、过冷、剧烈摇晃等而使胰岛素失效。 要选择胰岛素专用注射器,选择正确部位注射,如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臀大肌等,注射 时注意注射部位的大轮换和小轮换,不可长期注射同一部位,避免皮肤局部硬结和皮下脂肪 萎缩、增生[9]

4.2 饮食方面的治疗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上,应注重老人的饮食习惯,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 的摄入量,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告知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并且要保持饮食的均衡性,因为 合理的控制饮食可减轻对胰岛B细胞的负担[10] 。建议每天少吃多餐,主食一般以粗粮或慢糖 食物为主,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血糖吸收的速度,可以降低血糖的峰值。多吃富含膳食纤维 的食物,能刺激肠蠕动,预防或者减轻便秘的发生。保证一定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应该 减少或者停止对单糖和双糖的摄入。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严格限 制脂肪和盐的摄入量。老年人应适当摄入含脂肪少的食物,脂肪占热量的20~25%。有研究 指出,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糖尿病肥胖患者,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其控制总热量的15%,饱 和脂肪酸占比<10~15%。没有合并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建议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克/公斤/ 天,老年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d。正常情况下,老年人 的基础代谢率较低,活动量少,消耗的热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肥胖的老年患者,更应该 每天限制热量的摄入[11]

4.3运动方面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运动护理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锻炼能够帮助患者以每天最小剂量 的药物达到最大的效果收益,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主动进行运动锻炼。老年人体育 锻炼可以帮助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有效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胰岛B细胞的敏感 性,还可以降低血压。饭后散步是比较好的运动方法,每天20~30分钟最佳[12] ,告知患者坚 持锻炼,持之以恒就能达到最好的收益。体育锻炼应控制运动量,不可过度运动。患者血糖 >22mmol时,不主张活动,应该注重休息。运动之前不要空腹,最好在餐后1小时以后运动, 外出运动锻炼应准备一些含糖食物和水,着宽松吸汗的衣服以及舒服的运动鞋,防止脚部的 损伤。

4.4心理护理

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的患病率高于其他老年人,精神抑郁、焦虑或其他 负面情绪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变化。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上的护理,这 不仅仅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应该建设患者家庭支持系统,与家属沟通一起帮助患者消除心理 上的负担,对患者多做思想工作,消除精神上的包袱和消极的态度,给糖尿病患者树立一种 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患者信心,控制病情的发展[13]

4.5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基础管理措施的重要前提。患者是否遵医嘱直接影响其病症的护理效

 

果,因此知识普及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晓 率和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也对并发症进 行预防性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14] 。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 育,及时做好沟通,消除患者恐慌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健康教育有助于更好地进行2型糖 尿病的预防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保健管理,值得推广[15]

5.并发症

5.1心脑血管疾病

文献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患心肌梗死的概率是一般人的6~8倍,病理原因为糖尿病患 者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所致的心肌广泛局灶性坏死,通常表现为患者早期心肌顺 应性降低和舒张期充盈受阻的舒张功能不全,晚期收缩功能不全[16]。研究人员指出,糖尿病 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糖、胰岛素、尿酸、肌酐、血脂指标、 甲状旁腺激素、 β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等,都可能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代谢功能的紊乱,导致微血管舒张收缩 异常、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基底膜增厚,最终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17-18]

老年患者本身血液粘稠度高,再加上,高血糖环境,血液更加粘稠,血小板聚集在一起, 血管壁增厚,官腔狭窄,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19]

5.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通常发生在糖尿病5~15年之后。糖尿病肾病 早期无症状,患者尿蛋白阳性后,并有持续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变硬,患者 已进入肾病中晚期阶段,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3~5年后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0]

5.3糖尿病足

文献显示[21],糖尿病足与自身营养状况有关,患者出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感染发生 的几率会增加,而且足部创面长时间不能愈合、患者可能面临截肢危险等[22] 。自身机体免疫 功能低下是创口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机体有足够的热量及营养可以使创面更好的愈合。护 理人员告知患者:实时监测血糖变化,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调整其降血糖药以及胰 岛素的注射剂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平时注意脚部保暖,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预防 因水温过高而引起的烫伤致使皮肤化脓、感染等,如果出现创面,首先控制感染,及时就医, 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等各项检查措施。实施自我管理化的病人护理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病率 更低。另外,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很重要,指导患者了解疾病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临床上 值得推广。

6.糖尿病(并发症)预防

研究发现,T2DM 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良好的饮食理念,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虽然,T2DM 不是一种传染病,但它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最重要的后天因素是生活方式,比  如:摄入热量高的食物、缺乏运动等。因此,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应低糖、低盐、低脂、 高纤维、高维生素饮食;定期监测体重,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同 时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期监测血糖,并且要控制好血糖值,避免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定期检查,比如进行眼底检查、尿常规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等; 告知患者应规律遵医嘱服药,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老年人身体机体机能下降,患糖尿病风险大大提升。为了更好的预防糖尿病, 应及早的通过护理教育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糖尿病知识宣教工作,提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 度和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 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分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 放军总医院).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 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2022,61(01):12-50.

[2]邹静怡.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

[3]贾绍静,郑栋莲,米光丽.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预防知信行现状的调查研究 [J]. 中国护理管 理,2018,18(04):457-460.

 

[4]李媛慧,何洁,杨媚,韦宇宁,陈泳锨.2 型糖尿病影响因素研究[J].轻工科技,2020,36(10):7-8+35. [5]姚远.从 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谈糖尿病治疗的新策略[J].当代医学,2020,26(11):134-135.

[6]张佳,冯献林.吡格列酮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临床 研究,2022,30(07):108-111.

[7]奚宇,胡红琳,胡琛亮.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西北药学 杂志,2022,37(04):135-139.

[8] . α- 萄糖 酶抑 列齐 治疗 2 型 糖尿 患疗 [J]. 用糖 尿 志,2020,16(05):64-65.

[9] , 庄 蕾 . 分 析 多 尿 理 中 的 果 [J]. 尿 界,2021,24(04):126-127+154.

[10]谢晚晴.浅谈糖尿病的饮食治疗[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第五届国际中医糖尿病大会暨国家中医药糖尿病临床研究联盟成立大会论文集[C].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 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2011:2.

[11]焦素英.糖尿病的饮食治疗[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6):33-34.

[12]张晓妍.糖尿病的运动疗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6):134-136.

[13]黄秀兰,赵爱玲,汤其英.糖尿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民康医学,2005,17(9):559-560.

[14]詹汉丽,尹美容,陈熔,潘飞燕.2 型糖尿病并发症预 防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会 [J]. 中国继续医学教 育,2020,12(03):162-164.

[15]张敏.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134-135.  [16] , 胡 , 军 . 尿 病 中 变 的 [J]. 中 国 志,2015,30(05):505-507.

[17] . 预 2 型 尿 响 [J]. 西 志,2017,5(35):141-142.

[18] 刘 永 华 . 尿 病 并 响 [J]. 实 志,2017,25(05):131-133.

[19]郑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6):112.

[20]武曦蔼.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21]刘艳文,张建中,郭影等.糖尿病足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5):804-805. [22]谷涌泉.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1):19-26.

 


友情链接

地  址: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富海路69号
邮  编:571400
网  址:
联系电话:62923262(招生就业办)62930354(办公室)

关注学校订阅号

关注学校服务号